天津文学艺术网讯:(杨兴梅/文)观张善继作品,榜书大字,以颜书为基,结构端平,气度雄强,寓巧于拙;楷书以气运笔,线条流畅,力求于古人的法度中融入萧散淡远、挥洒自如之意境;行书则刚柔相济,左顾右盼,布局精妙,看似字字独立,却气韵暗通,书卷之气溢于行间。他的小楷作品尤其令人称道,作品中即有钟绍京、赵孟頫的遒媚秀逸、笔法圆熟之风又有文征明法度谨严、意态生动雅气;赋静中寓动、古雅空灵之形,得隋唐经体灵动圆转况味。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小信札,都在优雅的情调中饱含鲜明个性。
从启蒙的习字到正式临习颜楷,继临二王、褚、虞,再到赵、钟(钟绍京),最后涉猎隋唐写经,他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不敢疏忽一点一横。经多年刻苦研习终于形成了融碑的雍容丰厚和帖的文雅飘逸于一体的独特风貌。
张善继的艺术观定位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审美观定位于端庄俊美,气象正大;作品定位于赏心悦目,雅俗共赏,故其作品不但藏于书画名家也深受大众欢迎,进入寻常百姓家。
笔墨之道 ,在乎性情。古人云“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书法和做学问、做人历来是密切相联的。张善继为人宽厚谦和,处事颇有长者之风。他以老师赵士英先生为范,艺术上精益求精,做人上甘守寂寞、淡泊名利。
“粗茶淡饭布衣裳,亦温亦饱;唐诗宋词汉文章,教子教孙。”是他的座右铭。他时常在安详闲散的心境中去思考和创作,以深谙书理的慧质心性和心平气和的处世态度,将书法、生活和做人融会贯通,在书法中寻找生活乐趣,生命真谛。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待张善继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张善继,号果相,1970年出生于天津,中学教师,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楹联协会会员,海津书画院副院长,大悲院居士。
自幼酷爱书法,早年随父摹帖习字,后在启蒙老师边均兴指导下学习颜楷,近年又拜在书画名家赵士英先生门下学习更取得长足进步。擅长小楷,作品多次入展市、区的书法展览,并参加其他省市交流活动。